臺北榮總

心臟瓣膜治療團隊

民眾衛教專區

心臟瓣膜術後復健運動

心臟瓣膜術後復健運動

在心臟瓣膜手術後,心臟的功能仍需要時間慢慢恢復,恢復期間可能仍經常有呼吸短促或運動耐力不足的現象。運動復健是一種非侵入性、 無副作用,卻可以有效提高有氧耐力和整體健康狀況的方法。

運動有助於恢復,但對於體力虛弱的術後患者也有一定的風險,因此開始運動之前,請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及體力。

  • 醫院檢查:六分鐘行走測試、心肺運動測試
  • 居家監測:自我症狀檢視(是否有喘、疲勞、水腫等典型心臟衰竭症狀)


術後早期下床活動有助於心肺功能康復,心肺運動安排可諮詢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。
運動計畫的制定必需考慮患者年齡、喜好、其他共病症等限制,漸進性增加活動時間及強度。

  • 目標強度:達到每分鐘心跳 (220 – 年齡) x 40% ~ 80%
  • 運動內容:以有氧運動為主軸,運動前後配合適當伸展操,依體力恢復情形可進階挑戰阻力運動
  • 運動模式:每次平均30至40分鐘(不超過一小時),保持每週5至7天,以能夠運動到全身肌肉並有節奏的動作為主(例如快走、腳踏車、有氧舞蹈等)

術後早期下床活動有助於心肺功能康復,心肺運動安排可諮詢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。
運動計畫的制定必需考慮患者年齡、喜好、其他共病症等限制,漸進性增加活動時間及強度。


運動計畫範例:
今年75歲的張先生,接受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術後

術後第一週

目標心跳每分鐘70下

每次20分鐘,一週三天

走路

術後第二至四週

目標心跳每分鐘90下

每次30分鐘,一週五天

走路、快走

術後三個月內

目標心跳每分鐘100下

每次30至45分鐘,一週五天

走路、快走、靜態腳踏車

術後六個月內

目標心跳每分鐘110下

每次30至45分鐘,一週六天

走路、快走、靜態腳踏車


  • 術後運動不應勉強行之,避免因運動過度產生疲憊不適等情形。
  • 有服用心律不整及高血壓藥物的患者,可能影響運動時的心跳及血壓反應,請監測心跳並確認身體症狀來評估運動強度是否適當。
  • 糖尿病患者不可空腹運動;心臟疾病患者不宜過度彎腰或快速轉換姿勢;具嚴重骨科問題(如膝關節退化等)可能不適合一般復健運動,請諮詢醫師或物理治療師。


延伸閱讀
vghtpeshgov的大頭照
臺北榮總

臺北榮總心臟瓣膜治療團隊